摘要:海绵城市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
海绵城市指通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充分发挥建筑、道路、绿地和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蓄渗和缓释作用,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与自然净化的城市方式。

海绵城市的监测参与和设备
雨水监测
海绵城市的核心目标是合理管理雨水,所以需要对雨水进行监测。
雨水监测的参数主要包括:降雨强度、降雨量、径流速率等;
监测设备通常包括:雨量计、流速(雷达流速仪、超声波流速仪)
地表径流
地表没有下渗的水,就会形成地表径流。设计让径流的水汇聚到开放式水渠或是雨水管道,最后流入河流或是市政的雨水管道。
通过监测水渠或是雨水管道当中的流量,来监测径流量。
地下水监测
海绵城市的雨水管理还涉及到地下水的监测,
此外,下渗进土壤中的水,同样是海绵城市的关键,通过对土层结构的改变,提升渗透力。
地下水监测的参数一般包括:地下渗流、地下水位、地下水质量等;
监测水监测设备包含:地下水位计、水质分析仪等。
地表水监测
进入到湖泊、湿地、河道的水。对于湖泊和湿地留存,能通过监测水位,进行计算水的留存量;
河道监测能通过测水位和流速,进行计算河道的流量,进而计算从河道里流走的水量。
水质监测
整个海绵城市都是基于水来建设的,因此我们有必要监测水质的情况。河道、湖泊等有积水的地方,能通过水质探头实时监测水质情况。
监测参数包含:溶解氧、悬浮物、氨氮、总磷等指标;
监测设备包含:各类水质自动分析仪
绿地监测
海绵城市重视通过绿地来提高雨水的渗透和蓄存,有关参数包含植物生长情况、土壤湿度、土壤温度
监测设备包含:土壤墒情监测设备
道路交通监测
海绵城市还需要监测道路交通情况,以便于合理规划及管理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