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抽水蓄能的行业不断的向前发展,“少人无人值守”也成为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必然需求,抽水蓄能电站的智能化建设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建设方针,通常也是按照统一规划...
抽水蓄能电站是储能的一种,其工程设施构成主要包括水库、输水系统、厂房、进场交通等建筑物。

运行机制为“抽水蓄能,放水发电”,即电力负荷低谷时,用一部分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将电能转化成势能储存;电力负荷高峰时,上水库再防水至下水库,势能转化为电能发电。
抽水蓄能信息化
抽水蓄能的行业不断的向前发展,“少人无人值守”也成为了抽水蓄能电站的必然需求,抽水蓄能电站的智能化建设是顺应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建设方针,通常也是按照统一规划、分阶段实施的原则,采用搭积木的方式搭建总体功能架构。建设目标往往需要具备三维可视化、智能调节、智能控制、智能分析、智能决策等业务功能。
水电规划总院曾为其业务系统进行过总结,其数字化项目中涉及的系统包括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和数字化、建造建设过程中的智能化(智能建造)、抽蓄运营过程中的智慧化(包含智能巡检、智能操作辅助系统、智慧运行监管、智慧库坝系统、仿真系统等)、运行维护及技术服务。
电力系统的各个环节要充分应用“大、云、物、移、智”等先进技术,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万物互联、人机交互等。架构体系包含了4层:感知层,智能网络层,数据中心构成平台层应用服务组建等构成智能应用层。
当中,感知层涵盖了监控系统感知、安全监测感知、水工监测感知、消防系统感知、通风系统感知。

抽蓄感知系统
感知系统的主要功能为负责信息收集、处理,并实现传输。必要时,也需要在源端实现边缘计算功能。因而,想要实现抽水蓄能设备和系统的智能化,必须在每一个智能设备和系统种配置智能传感器及智能终端。
依照专业角度来分,抽蓄的感知层可以分为发电设备监测感知、水情工情测报感知、大坝安全测报感知。因而具体可以按上述分类来具体分配。
发电设备监测感知
发电设备监测感知系统的传感器包含:
发电机运行中的监视
(1)大型发电机正常运行中,需要为发电机组配备各种必要的监视测量仪表以及信号装置、控制装置和自动化装置等,用以监测和记录的相关机组运行状态的电气参数、冷却介质参数及机械参数。定期也需要对发电机组进行巡视和检查。
巡视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
发电机运行有无异常振动;
发电机滑环电刷、轴电刷接触良好,不冒火;
电刷磨损不超越限定位置、滑环小室温度正常;
发电机离相封闭母线无结露现象、外壳温度正常;
控制柜门关闭严密上锁;
发电机、主变压器、高压厂用变压器保护盘上各保护继电器完好。
因此,需要实时有效的对机组的振动与噪声信号进行监测、分析机组的运行情况。在发电机运行中涉及的传感器主要包括振动、加速度传感器、压力脉动传感器,当中振动传感器包含接触式振动传感器和电涡流振动传感器。
①接触式振动传感器:也叫低频速度传感器,适用于现场振动变化较小的位置,安装方式简单、要求较低。但不适合现场工况复杂的地点,且后期维护力度较大,耗费资金多。
②电涡流振动传感器:其监测数据可以平稳的显示
现场被测物与探头的相对位移量,但是该传感器对现场环境要求比较高。
③加速度传感器:安装于定子上,测量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的压电效应,压电元件的输出信号与被测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因此通过监测压电元件的输出就能监测相对应的加速度信号。对加速度信号进行二次积分,就能获得相应的位移信号。
④压力脉动传感器:安装于流道的相应位置,在选型时需要考虑该位置的最大压力与负压。

水情工情监测感知
水情工情的监测是实现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调度管理、防汛抗旱、水资源保护等层面的重要方式。通过水库水情的监测,能够了解水库储水量、水位、流量等信息,及时掌握水库的变化趋势,为规划管理与预防水灾等层面提供科学依据。
常用的有水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
①水位传感器
水位式水库水量的重要标志之一,通过水位传感器,能够了解抽蓄上下水库的实时蓄水情况。
②流量传感器
流量传感器是对于水库排放、引水等流量的测量设备。通过流量监测能够对上下水库进行全面的监测和评估。
大坝安全监测感知
大坝是抽水蓄能水利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但是,因为周边地址条件复杂,使得大坝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大坝的安全运行,涉及的传感器包含水位、渗流、位移、流量等。
1、变形传感器
变形传感器监测包含表面位移、内部变形、挠度、裂缝和接缝、基岩位移等
2、渗透传感器
渗透传感器主要监测扬压力、地下水位、孔隙压力、渗流量
3、应力传感器
应力传感器主要监测混凝土应力、岩体应力、钢筋应力、土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