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些年,伴随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推进,大部分灌区在量测水设施配备、闸门或泵站控制系统提升改造...
数字孪生灌区建设目前面临哪些难题?怎样有效应对?

近些年,伴随着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灌区信息化建设试点及农业水价综合改革项目实施推进,大部分灌区在量测水设施配备、闸门或泵站控制系统提升改造、业务应用平台开发等方面有了一定基础,但是和数字孪生灌区的建设要求相比较还有很大差距。另外,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还没成功模式能够进行复制。因而,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难题:
一是灌区管理涉及到多个部门数据共享、多层级管理机构协同,灌区的数字孪生是一个连续和不断更新迭代的过程,无法一次完成,为避免数据孤岛、工程碎片化,从国家到地方管理部门都面临着顶层设计的难题。国家层面需对灌区数字孪生的目标、内涵、建设架构、评估体系、关键工程建设模式和标准规范等进行顶层设计,以便更好地指导工作的开展。地方灌区管理部门需对灌区的数字化发展做好规划布局,对于感知体系与控制体系等硬件设施,要整体布局;对于孪生平台等软件系统,要设计好整体框架,重点考虑后续功能扩充、存储与算力提升、接口统一等可持续更新需要,依照轻重缓急的思路分步推进实施。
二是数字孪生灌区建设是涉及水利专业、信息专业的交叉工程,不仅要有水利专业人员开发专题模型,满足灌区管理业务要求,还要有信息专业人员,满足系统有效集成运行要求,这两方面的专业人员怎样通力协作和优势互补,是面临着的又一难题。如,过去灌区量测水设施安装纯粹由设备公司来承接,其优势是硬件安装能力,但经常会因为水利专业知识不够,在设施安装规范性层面存在较多问题,造成感知设备的观测数据存在较大误差。过去灌区信息化平台主要是由信息化公司独立承接,其优势是系统集成,但经常会因为对灌区业务逻辑理解不到位,表单设计不合理,造成开发的信息化平台利用率很低,无法满足灌区业务所需。因而,数字孪生灌区建设过程中,应要求灌区管理人员、水利专业人员、信息化公司人员之间的深度融合和协作模式。
三是和传统基建工程相比较,数字孪生工程运维的专业性强,技术性更新快,怎样探索建立新的运维模式,成为又一个难题。数字孪生工程系统中的一个节点出现故障,可能会影响整个系统工程的运行。要保证数字孪生工程可持续良性运转,应创新现有工程的运维管理方式,探索第三方物业化托管或专业模型长期迭代更新服务等运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