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学合理的制定“互联网+”智慧水务总体实施规划,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智能水务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建设具备较大兼容性和适应性智慧水务系统...
建议一:做好顶层设计,建立制度机制。
科学合理的制定“互联网+”智慧水务总体实施规划,充分考虑到“互联网+”智能水务对未来发展的影响,建设具备较大兼容性和适应性智慧水务系统;完善相应管理机构,配备落实技术、业务、管理等方面的人员,建立各个职能部门之间信息数据共享制度及相对应保障制度,明确信息使用权限,建立查询、使用留痕的技术保障方式,避免信息被盗用、滥用。

建议二:完善基础设施,加强数据应用。
构建集基础地理数据、监测数据、业务数据于一体的水务数据中心,应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打造集水厂监控、管网监控、二供监控、DMA漏损管控、营收管理、综合调度等于一体的智慧供水管理平台,建立一套统一数据标准和管理标准,建立规范化的数据结构与服务接口,实现标准数据的高效采集与利用,便于多系统之间的数据融合、共享、交换,加强数据信息等资源的实际应用,另外消除内部的“数据孤岛”。
建议三:加强技术研发,加大资金投入。
我国智慧水务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信息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比较落后,因而水务企业应加强技术的研究,吸引更多优秀技术人才,打造专业的技术团队,提升信息技术水平,进而推动行业的进步与发展;另外地方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并完善相应的物联网设施,进而对城市水环境质量、供排水管网质量等实施监控,并把信息内容及时传送到智慧水务信息共享平台,此外政府应加大工作人员在智慧水务系统应用上的培养,建立相配套的业务管理、信息技术、建设管理等复合人才培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