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2025 年度水利白蚁防治学术研讨会暨水利工程安全监测新技术推介会在武汉举行。大会以 “水利白蚁防治等新技术的前沿与创新发展” 为主题,由湖北省水利白蚁防治学会等单位主办,期间同步开展论文征集评选活动,汇聚全国水利领域专家精英共探防治新策,旨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筑牢水利安全防线。
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证券代码:872166)受邀参会,携堤防白蚁智慧监测与消杀系统精彩亮相,公司白蚁研究员周于静云在会议期间成果颇丰:先是登台作《基于AI的水利工程白蚁危害监测与防灾系统》专题汇报,分享技术实践成果;在会议闭幕式的论文颁奖环节,其提交的会议征集论文《武汉市江夏区黑翅土白蚁繁殖蚁配对定居与菌圃建成机制及环境驱动因子研究》更是荣获论文一等奖,以学术与实践的双重亮眼表现,生动诠释了“科技赋能水利安全”理念。

▲论文一等奖荣誉证书
作为深耕智慧水系统领域十余年的企业,新烽光电在水利工程白蚁防治领域的技术积累已形成显著优势。此次展出的堤防白蚁智慧监测与消杀系统,以“天地一体、诱杀结合、智慧寻巢、长效减灾”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前沿技术,构建起“引诱-识别-预警-消杀-数据支持”全链条智慧防护体系,彻底改变了传统白蚁防治依赖人工巡检的低效模式。

▲白蚁研究员周于静云进行专题报告
据公司白蚁研究员周于静云现场介绍,该系统通过三大技术创新破解行业痛点:
一是采用差异化特制复合饵料,以木质纤维素为基础复配白蚁信息素类似物,对黑翅土白蚁、黄翅大白蚁等主要害堤白蚁实现精准诱集,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百花林水库曾出现设备安装4小时内即诱集白蚁的实例。

▲饵料比对试验
二是依托视频人工智能边缘计算与生物传感技术,高清摄像头实时抓拍白蚁活动画面,经神经网络算法精准识别种类与数量,实现“白蚁进入即报警”,湖北省吴岭水库、蔡贤水库分别在安装后4天、1天内成功捕获蚁情信号。

▲白蚁智慧监测项目平台AI识别
三是构建云平台智能控制中心,支持WiFi/4G双模式无线传输,管理人员通过终端即可实时查看数据、定位蚁巢,系统还能自动触发精准消杀,药剂真空密封设计既保障效果又避免环境污染。

▲部分白蚁智慧监测项目平台
过硬的技术实力早已赢得多方权威认可。在此次参会前,新烽光电已有两项核心技术成果成功入选水利部国际合作与科技司《2025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同时相继跻身福建、湖南、四川三省2025年度水利先进技术产品推广名录,以及《2025年度湖北省创新产品应用示范推荐目录》,相关成果更通过湖北省水利白蚁防治学会组织的科技成果评价,获评“国内领先水平”。这些沉甸甸的荣誉,也成为本次参会的重要技术支撑。

▲2025年度成熟适用水利科技成果推广清单
从实验室到水利一线,技术成果的落地应用更显价值。目前,该系统已在全国多个重点水利工程区域实现规模化部署,安装总量超30,000台,构建起覆盖广泛的堤防安全智能感知网络。在湖北、广东、浙江、福建等多地的水库、堤防项目中,系统凭借最长5年续航等优势,适应各类复杂野外环境,将白蚁防治成本降低60%以上,有效遏制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风险。

▲蚁巢定位
在技术研发过程中,新烽光电始终秉持“科技赋能而非替代”的理念,为支撑技术持续迭代,公司专门打造的白蚁实验室已成功饲养多巢白蚁及数十对繁殖蚁,通过“观察-研发-验证”的完整闭环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参与此次会议的公司白蚁研究员周于静云也表示,这不仅是展示成果的窗口,更是与全国水利同仁深度交流、共谋合作的重要契机。

▲新烽白蚁实验室繁殖蚁产卵(记录于繁殖季)
此次水利白蚁防治推介会,为新烽光电搭建了高效的行业交流平台,不仅实现了技术成果的精准传递,更收获了宝贵的行业洞见与合作机遇。
未来,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核心,深耕水利安全监测细分领域,推动更多成熟适用的科技成果落地转化,为构建更智能、更高效的水利工程安全保障体系贡献力量,践行“城市与水 相知相宜”的企业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