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副主任童学卫、处长岳松涛及项目专班成员代表一行莅临武汉新烽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烽光电”),就“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工程化攻关专项”项目在新烽光电公司承担内容的实施执行情况开展调研指导。考察组围绕项目进度、质量管控与技术创新等核心议题,与公司项目团队核心成员进行了深入座谈,为项目后续高效推进与优化升级提供了精准指导。
技术筑基 · 护航项目突破“
水利工程智能白蚁监测系统”属于“自然灾害防治技术装备工程化攻关专项”重点项目。该项目由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牵头,新烽光电负责其中装备研发和产业化建设任务,是项目技术落地与产业化的关键力量之一。
在本次调研中,考察组首先参观了公司展厅,全面了解了新烽光电在智慧水利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

▲参观新烽展厅自研设备
考察组重点参观了白蚁生态研究实验室。该实验室已成功构建累计15巢活体白蚁群体与54对繁殖蚁的研究样本体系,围绕巢群消杀机制与引诱剂配方开展系统研究,形成“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应用验证”的创新闭环。


▲参观白蚁生态研究实验室
在生产制造环节,考察组实地查看了特制饵料生产线,对新烽光电严格的质量管控体系与标准化生产流程给予了肯定。


▲参观白蚁饵料生产线
基于扎实的研究基础,新烽光电构建了集靶向引诱、AI图像识别与物联传输于一体的堤坝白蚁智能监测预警系统。该系统通过模拟白蚁巢穴化学信号的专用引诱剂实现精准诱集,利用AI算法自动识别白蚁活动并定位巢穴,准确率超过98%,结合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化管控平台,实现了监测数据的实时传输与智能预警。

▲白蚁智慧监测平台
在随后的专项研讨会会上,考察组对新烽光电在项目执行中展现出的技术实力、质量管理与资源保障能力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其研发体系完善、成果转化高效,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支撑。
新烽光电提供的资料充分显示,在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的统筹引领与专项支持下,公司在设备研发与产业化推进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包括已取得5项发明、2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及2项软件著作权;发布企业标准并取得产品检验报告;相关成果已在多个项目开展应用验证;目前该系统在白蚁识别准确率、巢穴研判准确率及监测效率等关键指标上表现优异。

▲专项研讨会会
未来,作为该专项的成员单位之一,新烽光电将与其他参与单位一道,在水利部河湖保护中心的整体领导下,围绕该项目的成果及目标要求,持续聚焦设备研发与产业化建设任务,加快白蚁监测装备的成果转化与市场推广,深化AI识别与生态防控技术的融合应用,推动智能白蚁防治系统在全国更大范围落地,全力支撑国家自然灾害防治装备的工程化与产业化发展。